今热点: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
- 来源:华禹教育网
- 时间:2022-11-15 18:51: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位朋友和我聊起他的一次经历,从写字楼里面出来打车,上车以后和司机聊天,司机问了他一句“你们在写字楼里面究竟干什么?“,这位师傅每天载客,辛苦十几个小时,看着写字楼里这么多客人出出进进,他确实不太理解这些人如何谋生。如果说这些人是知识工作者,他就更不能理解了。 知识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早在50多年前,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就说: “工业社会本质就是理论知识、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能力)逐渐取代了手工技艺,事实上美国是首先面临这种困扰的社会,基本问题不再是:我们的社会能够允许多少受过教育的人不必为养家糊口而操劳,而是我们的社会能赡养得起多少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这位司机师傅之所以能够开车,而不是拉着洋车接送客人,主要依赖知识工作者的劳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经过科技知识工作者的日夜操劳,无人驾驶汽车时代即将到来,他的工作或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德鲁克的担心已经在许多行业变成现实。 这与科技知识的进步有关,也离不开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日新月异。比如,坐在政府大楼里的社会科学知识工作者就没有闲着,他们前两年出手阻止了互联网公司对社区商业的侵入,毕竟一对夫妇拥有一个便利店就可以养一家人,不能这么快地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还面临出租司机未来下岗,如何让他们再就业的烦恼。 人文领域的知识工作者相对于科技与社会科学工作者,普遍更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当今时代,他们却常常被后两者的气势所遮蔽,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弱势的地位。无论科技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一切的目的都要回归人本身,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人文工作者的使命是对人们心灵的引领与关怀,这是终极价值与意义所在,远不是后两者可以替代。所以人文知识工作者的价值多元与无用之用,在于共同价值观者以及自身的认同,而不需要与他者做比较。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卢卓元老师 社会大众虽然不太能够理解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是什么意思,但是人们一定清楚,没有知识,没有受过教育,在未来的社会一定过不上好日子。所以人们一定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这不,两年以前,中国的同龄人口大学入学率已经超过了50%,其中一半以上的新生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四十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龄人读大学的比例仅仅只有1%。 大家都知道那个石匠的故事,从敲石头,到盖教堂,到为上帝建造房子,赋予了石匠完全不同的工作意义和人生价值。所以作为大学教师也应该不断追问,在知识社会时代,自己的工作究竟是什么? 教师的目标和职责 大学教师常常谦逊自称我是教书的,或者说我是搞科研的。教师的岗位由来已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大学的教师用德鲁克关于知识社会的概念来定义,可能会有不同的境界,教师是知识工作者,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字体设计工作坊 大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比较好衡量,课题立项结题、论文、专著、专利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是靠大量专门的知识完成支撑和驱动。当我自己遇到一些难题或者需要做一些创新性工作的时候,已经习惯于首先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学者相应的研究成果,如果缺乏或者不能完全对得上,那么对于有更高追求的知识工作者而言,除了做好工作以外,还可以写一篇该领域的论文,也就是为该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贡献自己的才智与劳动。 给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成效不是太好衡量,尤其育人效果。只能通过课程大纲、同行评议、学生作业与考试结果、就业成绩等来间接证明。本质上,教师的成效是学生的发展变化。学术界将学生发展分为生理发展、理性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四个方面。其中,理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还包括学生人生意义的构建,信念与激情。 学生发展目标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来实现。一位教师的工作仅是学生发展系统的小小组成部分,如同石匠敲石头一样,时间久了,教师往往陷入具体教学事务之中,忘记了实现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也就自然不能让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围绕着根本目标而开展。 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是审辩式思维领域的专家,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名谢助学,代表着他的教育哲学。显然,他认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责任是学生自己,教师的职责既是教书、搞科研,更本质的是协助或者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信念与激情 杨东平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到丹麦北非茵民众学院莫根校长的观点:一个成功的人生,90%是信念和激情,只有10%是技术。每一个成年人都难免有失意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找准定位、重拾生活信心,是民众学校最基本的功能。 我的老师——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五年前离开副校长岗位,又焕发了学术研究第二春,论文与研究成果喷涌而发,他还制定了自己未来十年的学术规划。他的工作激情从何而来?源于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使命感,并且从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邬老师告诉我,他的这种工作激情也不是一开始就拥有的,而是他40多岁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期间,每天读书写作的时候,忽然找到了这种感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自己也有很多迷茫的时候,回想起来,是欧亚的使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和愿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私立大学“这两句话,每每成为我走出迷茫与困惑的灯塔,是我激情工作的内心源泉。黄鑫老师问我,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何找到信念与激情?我说,你是通识教育学院的负责人,又是清华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毕业论文研究应用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在中国,同时具备这个领域理论与实践优势的,应该没有几位,如果你把“为中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做出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第一人”当作个人发展目标,激情就汹涌来了。 每个人的信念内容与特点不一样,但是真正拥有信念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发自内心的相信,乐在其中的行动,不计回报的付出,念念不忘的坚持。 教师的他人驱动与自我驱动 1959年,在《明日的里程碑》一书中,德鲁克正式提出“知识工作者”的概念:今天大多数的组织由知识工作者构成,而且颇具规模。知识工作者是不能被督导的,管理者只能协助;知识工作者们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自觉追求效益。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读了这段话一定特别喜欢,所以他们常常用这样的大师语录质问现实中学校对自己的各种考核。 在四十年前,我刚当教师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教师考核表单,无非是没有像现在这么复杂而已。十年前美国杜肯大学的博隆教授给我们讲课,展示了他们学校的教师考核系统,内容包罗万象,但是很好操作,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各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内容输入到系统中,自动生成各种表单与分析图表,如果教师熟练掌握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填表工作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样的分析图表对于教师自己、校方以及外部评价者都非常有用。后来,我们也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博隆教授在西安欧亚学院讲课 中美院校管理者都没有按照德鲁克的话语,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成效不做督导,让他们依靠高度的自觉性,自觉追求效益。其实,德鲁克只是告诫管理者如何对待知识工作者,强调了知识工作者的特点。但是,假如没有设定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没有过程的记录,没有工作标准和流程,没有绩效考核,那么一个庞大的以知识工作者为主体的组织必然会成为一群有知识的乌合之众。 院校管理者要创造一种个人自驱力的文化氛围,要协助教师完成组织和自身的目标任务,但也不能放弃组织管理者的责任,扮演好驱动他人的角色。他人驱动虽然听起来不如自我驱动那么动听,但是其意义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对于初学者和职场新人而言,往往需要通过他人驱动才能够到达自我驱动的自由境界,如同汽车的点火装置,它点燃了发动机,然后发动机驱动汽车前进。知识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他人驱动,长期前行一定是依赖自我驱动。 教师的创新使命 社会的许多方面实质上由系统知识塑造,尖端知识对于建设理想的社会至关重要。学术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社会,“精英知识社会”(eliteknowledgesociety)和“大众知识社会”(massknowledgesociety)。后者认为入学人数的巨大增长形成了一个由“多数人的智慧”推动的社会。 提到创新,经常被认为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高精尖事业。创新分类非常多种多样,其中一类分为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苹果手机对于诺基亚而言就是颠覆式创新,只有像乔布斯之类的天才能做到,并且还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以及运气的加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般采取渐进式创新,即通过连续不断的小创新,使产品或服务持续完善。大多数人的智慧推动社会整体进步,自然可以带给大多数人的收益,也避免了过于依赖精英知识社会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 这也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知识社会是由精英知识和大众知识共同构成的,精英知识工作者主要负责生产专门知识,应用型大学、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毕业生也是知识工作者,他们主要扮演大众知识工作者的角色,承担将理论知识整合转化为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去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创新,以及,这类教师的核心使命一定是关注教育教学的创新,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位教师参加谢小庆老师组织的教学培训班以后,她说:“以往我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努力帮助学困生……但是,我却一直未能帮助学生们创建起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空间。我很困惑,很迷茫。培训班激活了我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看到了重塑思维课堂、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主体意识的可能性。”可见,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就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关键是教师有没有帮助学生发展的信念和创新的意识与行动。 培养未来的知识工作者 如何提高知识生产率?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取决于6个主要因素:明确的任务、能够自我管理、不断的创新、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被教导、工作的质比量至少同样重要、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忠诚度。 作为知识工作者的大学教师应该知晓这段话,而且,也应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以及核心育人价值观,因为他们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的知识工作者。我们的学生后劲不足,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作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是从事按章办事的日常工作,信念是大人物的奢侈品,理论知识是学者和教师的谋生工具,学习就是漫无目的阅读,或是事关饭碗的培训考证,创新与自己更是无关。正因为如此,工作多年以后,他们一步步成为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老员工。他们解决自己未来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从学生时代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位拥有信念、自我驱动、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知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