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头条丨云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来源:微信公众号:云南师范大学
  • 时间:2023-03-15 09:55:44


(资料图片)

据科睿唯安(Clarivate)2023年3月9日公布的ESI数据显示,云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Plant&AnimalScience)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据统计,在本期ESI数据覆盖范围(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云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共发表论文242篇,总被引频次3312次,高被引论文5篇,全球排名第1649位(该学科共有1670所机构的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前1%)。至此,云南师范大学共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学科、工程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  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迅速,建设成效显著,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NaturePlant、ThePlant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特殊生境酶资源开发、酶结构与功能及宿主菌代谢调控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多种饲用酶制剂和制革酶制剂在全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间接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大幅降低环境污染,产生了良好学术声誉和社会经济效益;农作物对逆境胁迫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马铃薯基因组学及新品种选育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引种保存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居全国之首,选育品种“合作-88”占全省种植面积35%,经国际粮农组织立项评估认为该品种常年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在精准扶贫中具有显著效应;微营养素、生物电对人类基因组损伤的矫正、退行性疾病防范、肿瘤发生及创伤修复等研究局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入选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依托我国西南乃至东南亚显著生物多样性和良好自然禀赋,致力服务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研究植物和重要农作物对逆境胁迫响应与适应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阐明区域特有和代表性植物类群起源、演化、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机制。聚焦冰缘带特有和濒危植物的细胞生物地理学、系统进化和适应机制及物种演化格局,在生态系统和物种尺度上对横断山高山冰缘生态系统植物繁殖特征、繁殖系统适应机制及进化历程、高山冰缘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谱的构建、染色体组成特征及多倍体发生频率、高原“天空岛”效应对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影响等方面有较好的研究成果;二是整合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方法,解析东南亚和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系统进化及生物学机制。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在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特征及进化适应模式、东南亚水系和青藏高原横断山地区动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特色鲜明。其中东洋界特有哺乳动物类群为代表的非寒带小型哺乳动物生态适应模式及进化途径研究居先进水平,为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新增“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前1%,是云南师范大学继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的又一突破。

关键词:

精彩推送

九江:万亩油菜花盛放
社会 2023/03/14

资讯播报

奈雪的茶能喘口气了?
要闻 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