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信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院士团队在《PNAS》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

  •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时间:2023-01-29 11:07:46


(资料图片)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PNAS)》在线发表题为“CO2-forcedLateMiocenecoolingandecosystemreorganizationsinEastAsia(大气CO2驱动东亚晚中新世降温和生态系统重组)”的创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我校王成善院士团队联合德国基尔大学AnnE.Holbourn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KatharineW.Huntington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晨光博士合作完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后文一雄为第一作者,张来明副教授、王成善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8-5Ma),全球海水表面温度经历了显著下降(中高纬地区——6-8℃)和快速回暖;陆地生态环境也发生剧变,如全球荒漠化加剧、C4草本植被向中高纬地区扩张、灵长目类人猿开始直立行走等,奠定了现今地球的生态格局。前人指出大气CO2浓度变化可能驱动了晚中新世全球陆地-海洋温度演化,进而引发全球生态环境变革,但仍缺乏陆地气候证据。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利用古土壤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计和大气环流模拟,研究团队重建了8-5Ma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相对连续的陆地温度记录,并首次识别出晚中新世末东亚地区陆地发生了——7℃降温,指出陆地干旱化加剧与全球陆地-海洋温度下降同时发生,揭示了大气CO2浓度降低、全球变冷与东亚干旱化共同驱动东亚地区古生态环境重组的重要机制。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1888101),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4204),教育部“111”项目(B20011)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703016)的支持。  王成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白垩纪古环境与古气候、构造隆升与沉积响应和含油气盆地分析研究。张来明,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围绕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地貌-气候-生物重大事件取得系列成果。文一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新生代东亚地区古地貌与古环境重建。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214655120点击查看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 资源学院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

今日快看!绿地重拾物业
要闻 2023/01/25